在湖北省孝昌县周巷镇新建路,一家名为“青青优品超市”的店铺正以独特的经营模式吸引着往来客商。店内卷烟陈列错落有致,茶香袅袅中顾客品茶论烟,智能货架旁年轻人扫码积分,墙上的助农专柜里土鸡蛋、蜂蜜等特产琳琅满目……这家由传统食杂店蜕变而来的现代化终端,不仅是孝昌县烟草专卖局推动零售终端提质升级的标杆案例,更折射出烟草行业服务乡村振兴、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路径。
从“老破小”到“新地标”:政企协同破解转型难题
十年前,龚杨青夫妇的店铺还只是周巷镇上一家普通的食杂店,商品陈列杂乱、经营模式单一。2021年,孝昌县烟草专卖局启动“终端建设提质年”行动,将青青优品超市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客户经理杨幼锋带领团队驻店调研,发现店铺毗邻茶叶交易市场且周边商务客群密集,随即提出“卷烟+茶文化”的跨界融合方案。
“烟草部门不仅帮我们设计茶烟联动陈列专区,还协调本地茶企以成本价供应优质龙井。”龚杨青回忆道。在烟草局的牵线下,店铺引入智能收银系统“知音通”,通过销售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消费需求。数据显示,转型后卷烟与茶品类联动销售占比达25%,店铺月均销售额提升40%。
(图为:客户经理指导龚杨青使用知音通软件)
数据赋能+服务叠加:打造“社区生活枢纽”
走进青青优品超市,一块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着商品库存、会员积分和热销榜单。“这是烟草局推广的数字化工具,让我们从‘凭经验进货’转向‘用数据说话’。”龚杨青边操作边介绍。通过“知音通”系统的库存预警功能,店铺卷烟周转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缺货率下降至3%以下。
在烟草局的指导下,店铺创新推出“服务叠加”模式:增设彩票销售点吸引客流,月均彩票销售额突破5万元;开辟便民服务,包括快递代收、公益雨伞租赁等,被社区授予“最美便民点”称号;设立“助农专柜”帮助周边农户销售土特产,年助农增收超8万元。“烟草局教我们用‘社区群’预售农产品,现在会员群里有500多人,复购率达62%。”龚杨青说道。
(图为:龚杨青店内的客户休闲区)
诚信经营+防伪宣传:筑牢市场规范防线
作为孝昌县首批“诚信示范户”,青青优品超市严格执行卷烟“一店一价”制度,店内所有商品明码标价并接受消费者监督。在烟草局的协助下,店铺设立真假烟鉴别展示区,定期举办“消费者课堂”。“去年我们配合烟草局查获3起流动摊贩售假案件,帮顾客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龚杨青自豪地说。
这种“守法经营+社会服务”的模式,使店铺成为烟草市场监管的“前沿哨所”。客户经理杨幼锋表示:“我们通过培育像青青优品这样的标杆终端,构建起‘专卖监管+零售户自律+消费者监督’的三维治理体系,全县卷烟市场净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
(图为:店铺改造后的客户休闲喝茶区)
终端转型的“孝昌样本”:小店铺撬动大产业
青青优品超市的蜕变,是孝昌县烟草专卖局推动零售终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些终端成为传播烟草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龚杨青的店铺会员系统中,乡镇消费者占比达65%,有效激活了农村市场消费潜力。青青优品超市的实践证明,当政策引导精准发力、企业创新主动作为、零售户积极转型,小店铺也能成为推动经济循环、促进共同富裕的“微引擎”。
夜幕降临,青青优品超市的灯光愈发温暖。货架间,龚杨青正指导年轻店员使用新上线的系统;门口,取快递的居民与买茶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家扎根乡镇的小店股市配资风云,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烟草行业赋能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王林)
鸿岳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