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弥天,雨露人间;情通四海,香火千年”,谭晶兼具民族深情与跨界张力的嗓音在湄洲湾畔响起,这曲《妈祖之歌》便不再只是电视剧的片尾曲,更成为连接千年文化与亚太多元音律的精神纽带。10 月 4 日至 6 日,2025 福建?亚太音乐节将在妈祖娘家莆田湄洲妈祖城启幕,这场全球首个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国际音乐盛典,正等待用音符续写 “四海恩波颂莆海” 的文明篇章。
2012 年,赵季平作曲、易茗作词,谭晶以融合民族、通俗、美声的跨界唱法演绎的《妈祖之歌》,随着神话剧《妈祖》的热播传遍海内外。“风里浪里,传来声声呼唤;有妈祖同在,来去平安”,歌词中勾勒的海上守护神形象,恰是妈祖文化 “立德、行善、大爱” 精神内核的生动注脚。谭晶的演唱如海风穿越千年,既保留了传统信仰的庄严厚重,又以现代声乐技巧赋予其普世感染力,正如妈祖信俗从湄洲一隅走向全球 52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 3 亿多信众的精神寄托。
展开剩余65%这种音乐与文化的天然契合,将在2025福建·亚太音乐节上得到极致延续。作为 10 月 4 日登台的领衔艺术家,谭晶将再度唱响妈祖系列歌曲,让 “圣洁的光环照亮海天” 的旋律与湄洲妈祖祖庙的香火交相辉映。当电子音效与传统旋律碰撞,当东盟乐器与中国唱腔共鸣,这首承载平安祈愿的歌曲将完成从影视原声到国际盛典的蜕变,印证妈祖文化 “兼容并蓄” 的鲜活生命力。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这座矗立在福建的小岛,既是妈祖的诞生地,也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原乡。亚太音乐节选择在此扎根,正是看中妈祖文化作为文明互鉴载体的独特价值 —— 其 “情通四海” 的包容性,与亚太地区多元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天然契合。
三天的演出中,这种共鸣将层层递进:谭晶的妈祖主题演唱拉开序幕后,印度尼西亚嘉农乐团的传统韵律、哈萨克斯坦露西娅的新生代歌声、马来西亚阿牛的南洋民谣轮番登场,与九宝乐队的民族金属、万妮达和TizzyT 的中文说唱以及黄子弘凡的青春流行、翁杰的闽南乡音等音乐形成奇妙对话。就像妈祖信仰随 “海上丝绸之路” 传播时不断融入当地文化,这些跨越国界的音符也在湄洲湾畔碰撞出新的火花。主办方创新性地采用 “妈祖文化 国际潮流 多元音乐” 模式,让千年信俗在光影与旋律中焕发青春活力。
这场文化狂欢早已超越舞台边界。音乐节现场设置的妈祖文化区,将通过非遗展示、文创展销还原 “香火千年” 的文化脉络,与 660 余年历史的天后宫文化遥相呼应。莆田特色美食嘉年华、潮流集市与音乐烟花秀交织,配合 “湄洲岛接泊船套票” 和免费接驳专线,构建起 “吃住行游购娱” 一站式体验。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外文局联合国内外主流官方媒体及新媒体矩阵,将通过多语种全球直播,让谭晶和其他艺术家的歌声、亚太的旋律、妈祖的故事通过屏幕抵达世界每个角落。正如台湾嘉义新港奉天宫董事马瑞骏所言,妈祖文化是 “先民扎根的印记”,而这场音乐节正让这份印记在音符中成为跨越地域的情感共鸣。
10 月的湄洲,当《妈祖之歌》的旋律与亚太多元潮音在山海间回荡,当香火气息与音乐热浪交融升腾,这场盛典早已超越演出本身 —— 它是妈祖文化 “活态传承” 的生动实践最新配资门户,是福建文旅从资源优势到发展优势的精彩转型,更是亚太文明 “乐相融、民相亲” 的美好见证。在这里,每一段旋律都在诉说:大爱无界,和声致远。
发布于:北京市鸿岳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